如果家庭关系融洽,亲子关系浓厚,可以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,感受到被关爱、被需要,那么孩子长大以后,多数都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所以亲子关系非常重要,宝宝爱我小编向您推荐《乾隆买“四时”私访贤才:民间故事其一》。
乾隆买“四时”私访贤才:民间故事
乾隆微服私访,来到京东永平府辖的滦阳城,滦阳城虽不大,城内的店铺却鳞次栉比,欣欣向荣。乾隆正漫步街头,突然眼前一亮,一家商铺廊檐下的牌匾深深吸引住了他。牌匾上书写着“天盛商行”几个大字,字体端正,遒劲有力,颇见书写者的功夫。乾隆皇帝酷爱书法,看到这样好的字,喜不自胜,连声夸赞。再看“天盛商行”两旁门柱上贴的一副楹联:
绫罗绸缎酱醋茶糖四时应有皆有
士农工商东西南北八方客来尽来
诗词对联本是乾隆的拿手好戏,他见这副楹联不仅字写得好,而且文意贴切,对仗工整,便立刻兴致大发,阔步迈进店铺。站柜台的是一位年轻小伙计,一见来了顾客,赶紧招呼道:“感谢老先生光临!您老要买什么货物?”
乾隆道:“我要买几样东西,不知柜上有没有现货?”
小伙计忙答:“老先生,您没看见门口那副对联吗?各种货物本店应有尽有,您老想买什么只管讲。”
乾隆微微一笑,说:“好,贵店门口的对联上说‘四时皆有’,我就想买这‘四时’。”
小伙计一听,心里咯噔一下,难不成这位老先生是来难为人的?商号卖的都是吃、喝、穿、用的东西,哪有什么“四时”?可是,任凭他怎么解释,乾隆却一口咬定就买“四时”!小伙计没辙了,只好去禀报掌柜。掌柜姓吴名夭盛,40岁刚出头,秀才出身,因屡试不第,心灰意冷,才弃文经商。店门口悬挂的牌匾和门柱上的楹联都是他亲笔所书。吴掌柜正在屋里盘点账目,听了小伙计的禀报,不免有些吃惊。吴掌柜赶紧放下账目来到柜台前,对乾隆抱拳一揖道:“老先生,晚生这厢有礼了。”
乾隆道:“想来你一定是大掌柜了?”
吴掌柜恭敬地答道:“不敢,在下吴天盛,学步经商,少见寡识,感谢老先生光临,还望老人家多多指教。”
乾隆道:“岂敢岂敢!小老儿见贵店‘四时’皆有,今天正好遇上了,就想买下‘四时’。”
吴掌柜道:“‘四时’者,春、夏、秋、冬也,老先生要买哪一时?”
乾隆有意为难他道:“你说的‘四时’我全都不买,我想买的是‘时运四时’,一买‘早得时’,二买‘晚得时’,三买‘正得时’,四买‘不得时’!”
吴掌柜一听,心中暗想,这位老者出语不俗,来历不凡,但分明是刁难自己来了!若是应对不上来可要出丑了,日后还会在滦阳城留下笑柄,个人声誉和商铺经营都要受损……吴掌柜略作沉思后,面带歉意的微笑说:“老先生,对不起了,您老晚来了一步,这第一个‘早得时’已被干罗买走,故干罗12岁便被秦王拜为上卿。”
“那我就买‘晚得时’吧。”
吴掌柜又拱手道:“‘晚得时’被梁灏买走了,故梁灏82岁才中了状元。”
“那么,就买‘正得时’吧。”乾隆皱皱眉头说道。
吴掌柜笑着说:“老人家,我看您老相貌不凡,气宇轩昂,福气正旺,‘正得时’早巳被您老占有了。”
乾隆听了,哈哈大笑:“说得好!说得好!可是,我还要买那个‘不得时’!”
吴掌柜叹口气道:“老人家,您老一个‘正得时’就够了,那倒霉的‘不得时’就留给我吧——我吴天盛苦读诗书十数年,几度进京科考,却终是榜上无名,真正是‘不得时’呀,万不得已才开了这个商号做生意……”
乾隆把吴掌柜上上下下打量一番,然后说:“吴掌柜,不要灰心。我看你面相上带着福气,又听你应对自如,可见才学不浅,说不定有一天就会时来运转。小老儿今日能与大掌柜结识也是缘分,我想帮帮你的忙。实不相瞒,永平府知府李大人是小老儿的至亲。5天后,你到永平府衙去一趟,我在那里等你,当面向李大人荐举。”吴掌柜躬身施礼道:“老人家与天盛无亲无故,如此厚爱,天盛没齿难忘,敢问老先生贵姓高名、府居何处,日后天盛也好上门叩谢。”
乾隆摆摆手道:“相逢何必曾相识,缘分乃是天定,吴掌柜不必过谦,等到李知府那里再谈吧。”说罢便转身离去。
5日后,吴掌柜来到永平府衙才知道,当日“诘难”他的老者竟是当今皇上!乾隆皇帝访得贤才心里十分高兴,钦点吴天盛为陕西某县知县。吴天盛感激皇恩浩荡,一生为官清廉,深受百姓爱戴。乾隆皇帝买“四时”私访贤才的故事,也成了当地人传诵的佳话。
延伸阅读
民间故事:赤脚黄泥郎其四
如果家庭关系融洽,亲子关系浓厚,可以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,感受到被关爱、被需要,那么孩子长大以后,多数都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所以亲子关系非常重要,宝宝爱我小编向您推荐《民间故事:赤脚黄泥郎其四》。
民间故事:赤脚黄泥郎
从前大湖中的船户,每遇到大风大一浪一,就跪在船头上边烧香边喊:"赤脚黄泥郎救命!"这黄泥郎是谁?
传说很久以前,太湖边的坞溪镇上有个私塾先生,人称王秀才。一天,来了个叫黄二郎的小孩,要念书,王秀才收留了他。因为他穿的衣服很脏,满身粘着黄泥,所以大家都叫他黄泥郎。他自己说:"我家住在太湖边黄渎村,家里还有阿哥、阿嫂,阿哥叫黄大郎。"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他的哥嫂,他也从来不回家,总住在书房里。
黄泥郎有个习惯,每逢大湖里刮大风下大雨,他就要睡觉。睡着的时候谁都喊不醒他,醒来时满头大汗,谁也不晓得他为啥这样。
有一次,黄泥郎睡后醒来,先生问他:"你念书的辰光为啥老是睡觉?"黄泥郎不作声。先生发火了:"你是不是来读书的?"他被先生一逼一得无法,才说:"先生,我没有睡觉,我听到太湖中有人喊救命,我是去救受难的船只的。"先生哪里相信:"胡说!你人伏一在台上睡觉,怎说去救船?"黄泥郎说:"先生不相信,可去看一看,得救的五只船已进了坞溪港。"先生就派另外一个学生去看。那个学生到坞溪港时,五家船户正在议论纷纷,说:"多亏了一个穿黄泥衣裳的小孩救了我们。"那学生回来把这番话告诉先生,先生半信半疑。
一次,黄泥郎又睡着了。先生有意把他的一只鞋子藏起来。黄泥郎醒来后,连连跳着、哭着、骂着。先生问:"哭什么?骂什么?"黄泥郎生气地说:"哪个藏了我的鞋子?我找了好久未找着,只好穿了一只鞋,去迟了,十只船救了八只,还有两只船触了礁,我把一只鞋脱一下来堵了一只船的漏洞,还有一只船的漏洞我没东西堵,就沉了。”
先生听了,更不相信,就亲自到港口去查看。一到港口,船户们正在议论纷纷,都说:"多亏黄泥郎救了我们的船,也救了我们的命。”
先生回到书房,懊悔了,说:"孩子,我不该藏你的鞋子,害了一只船。"说完,拿出藏起来的鞋子。黄泥郎说:"既用了,我就赤着脚吧。”
从这时起;王秀才知道这学生有来头,遇到黄泥郎睡觉时,再也不去打搅他了。
一次,黄泥郎念书时候又睡着了。先生见他头上冒汗,就拿把扇子坐在对面帮他扇风,见越扇汗出得越多,先生就扇得越起劲。扇到后来,黄泥郎身上的汗干了,一毛一孔中却流一出一血来,不多久,人已死了。先生抱着他伤心地痛哭,哭了两天两夜,哭得晕了过去,梦见黄泥郎回来了,他赤着脚,走到先生面前说:"先生你帮了倒忙,帮我对面扇逆风,耽误了时间,我回不去了。我的人已经死了,我的心不死,永远在太湖里。你告诉船家,如碰到大风,喊我赤脚黄泥郎,我就来了。"先生醒来痛哭了一场,一五一十地把这些话告诉了船家。
船民们得知黄泥郎已死,都很悲伤,在太湖沿岸为他建庙塑像。据说汉光武帝刘秀落难太湖,在赤脚黄泥郎庵里遇到一位搭救他的小伙子,疑是赤脚黄泥郎。刘秀登基后便赐封他为"黄泥相公",重建此庵,称为"黄泥相公庵"。但是过去人们在太湖中行船遇险时总是呼喊"赤脚黄泥郎",从不喊"黄泥相公"。据说因为喊他相公,他要穿衣、戴帽、蹬鞋,把自己装扮成相公,这就会耽搁抢救的时间。
纪昀妙对惊乾隆:谜语故事篇一
有人说“亲子关系,比教育重要一万倍”,可以理解为在与后天教育中,亲子关系是根本 ,宝宝爱我小编向您推荐《纪昀妙对惊乾隆:谜语故事篇一》。
纪昀妙对惊乾隆:谜语故事
相传乾隆年间,翰林院大学士纪昀,十三岁时就和妹妹埘句吟诗,还一爱一猜谜,才华惊人。
有一天,小纪昀在芙蓉花溪钓鱼,恰逢乾隆皇帝下一江一南,来到通州荚蓉花溪赏花。一路上,看那千树浓荫,万花丛丛,他联想到河北也有个通州,悟出一句上联吟道:南通州,北通州,南北通州通南北。
吟罢,乾隆命随驾文臣应对。这突如其来的应对,众文臣谁也对不上来。小纪昀正在花溪钓鱼,听得真切。他想起父亲教学馆,生活贫困,母亲经常叫他拿家里的东西到通州当铺典当,于是放下钓竿,走到乾隆面前行礼后说:老伯伯,这下联我来对行吗?:乾隆一看,是一个十来岁的小顽童,就惊喜地点头答道:行,你能对出,我就赏你银子!小纪昀对道:东当铺,西当铺,东西当铺当东西。
乾隆连声赞道:妙对!妙对!
乾隆抬头,见花溪桥上有一个小姑一娘一,身穿红花褂,头戴粉一红荚蓉花,一边走一边喊着:昀哥!昀哥!乾隆见此情景,灵机一动又出一上联:红花女戴红花过桥。
小纪昀眼一眨笑着对道:青草鱼吃青草戏水。
乾隆一听笑逐颜开,连声赞道:对得巧!对得巧!
突然,一阵疾风,吹落很多荚蓉花一瓣漂在花溪里,顺流而下。乾隆见此,触景生情,又道出一上联:一溪春水花落去。
小纪昀就对走到他身边的小姑一娘一说:小妹,你来对吧!对得好,老伯伯还赏银子呢!
小妹抿嘴一笑对道:两岸绿荫燕归来。
乾隆听了拍手赞道:对得妙!对得妙!然后,他笑着问:你和昀哥会猜字谜吗?
纪昀和小妹都点点头。于是乾隆出一个字谜:三人骑着太一一晒。
小纪昀思索一下,以谜猜谜吟道:三人同日来,喜见百花开。
乾隆笑着说他猜对了。小妹说:老伯伯,我也要猜字谜得赏。
乾隆笑呵呵地又出一个字谜道:七人头上戴草帽。
小妹嫣然一笑,她也以谜猜谜吟道:头上戴草帽,帽下有人在。短刀握在手,但却人人一爱一。
乾隆听了龙颜大悦,一下子把小妹抱起来,连声称赞。众文武大臣也都赞不绝口。
亲一爱一的读者,请你猜猜,纪昀和小妹猜的字谜谜底是哪个字?
答案:芬
民间故事:从皇后到女皇其一
有很多证据表明,亲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子女长大以后的身心健康、情绪及态度行为、人生价值观念,也会影响未来成就。为了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,推荐您阅读《民间故事:从皇后到女皇其一》。
1761 年 12 月,俄国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去世,彼得三世继承了皇位。彼得三世是彼得大帝的外孙,他的父亲是德国的一个小公爵,因为伊丽莎白女皇没有子女,所以才选中了小彼得作为皇太子。然而,小彼得是一个才能平庸、头脑简单的人,他从 14 岁回到俄国后,在将近 20 年的时间里不学俄语,看不起俄国人,甚至公开说俄国是一个讨厌的国家。他登基以后,马上就推翻了伊丽莎白女皇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,颁布了许多违反俄国贵族利益的法令,失去了贵族的拥护。他又匆忙与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订立和约,把伊丽莎白女皇在位时经过 7 年战争才换来的利益拱手送还德国,更加不得人心,又失去了军队的拥护。他还扬言要在军队内实行德军的军纪,甚至要改穿德国的军服,使军人都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故意侮辱。接着他又开始攻击教会,下令没收教会的财产,结果又失去了教会的支持。随后,他又准备废掉他的皇后叶卡特琳娜。
叶卡特琳娜也出身于一个德国小公爵家庭。少年时代,她曾经跟随母亲游历过许多欧洲城市,拜访了不少德国诸侯的宫廷。宫廷中的明争暗斗,在叶卡特琳娜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。她从 15 岁被选定为彼得皇太子的夫人起,到伊丽莎白女皇去世,整整 18 年的漫长岁月中,都不得不在皇宫中过着痛苦和孤独的生活。为了战胜寂寞,她只有拼命读书。就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,她变得机敏、坚强而又深谋远虑。
彼得三世成了沙皇,她自然也就成了皇后,她的儿子保罗成了皇太子。
但是她不同意彼得三世的倒退政策,彼得三世也不满意她这个皇后。彼得三世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叶卡特琳娜进行侮辱,使俄国上层社会都知道他对皇后是不满意的。
1762 年 6 月,他已经下令把叶卡特琳娜软禁起来,后来在他叔叔的劝告下,才没有实行。但是叶卡特琳娜还是听到了这个消息。她终于懂得,她已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。她同彼得三世是势不两立的,不是她取代彼得三世,就是彼得三世除掉她。当时的人都认为,像彼得三世这样凶残的人,很可能会动手杀害自己的妻子。
幸运的是,叶卡特琳娜在长期宫廷生活中,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批朋友。
他们一旦清楚叶卡特琳娜的真实处境,就开始认真地酝酿一场宫廷政变,准备废掉不得人心的彼得三世,拥戴叶卡特琳娜登基当新一代女皇。
这时,彼得三世还完全蒙在鼓里。1762 年 6 月 12 日,他离开彼得堡到奥拉宁堡去避暑,打算在休息几天之后,就率领军队去进攻俄国过去的盟国丹麦。然而,由于一场流行病使大批海员躺倒了,集中在喀琅施塔得要塞的俄国舰队一时还不能启航。彼得三世发下圣旨,命令患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健康。他自己则天天在奥拉宁堡举行宴会,吃喝玩乐。他的亲密顾问曾提醒他说,沙皇把那些反对派单独留在彼得堡是十分危险的。彼得三世听了并不在意,他所采取的唯一措施就是命令叶卡特琳娜皇后也离开彼得堡,搬到奥拉宁堡附近的彼得霍夫去住。叶卡特琳娜的朋友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阴谋,劝她不要去。可是叶卡特琳娜觉得自己现在没有理由不去,就把儿子交给朋友帕尼伯爵照管,单独一个人去了彼得霍夫。
6 月 19 日,叶卡特琳娜皇后抵达距彼得堡 30 俄里的彼得霍夫,但她没有住在皇家的行宫里,而住进了一个邻海的偏僻小别墅里。在这里,她同朋友们取得联系比较方便,又可以逃避彼得三世派来的杀手。彼得三世发下圣旨,说他将在 6 月 29 日来到彼得霍夫庆祝圣彼得节和圣保罗节,要叶卡特琳娜准备迎接他。叶卡特琳娜和她的朋友们都预感到,彼得三世很可能会趁这个机会宣布废除叶卡特琳娜的皇后身份,甚至可能像他曾多次威胁过的那样,真的把皇后投进监狱。
叶卡特琳娜的支持者们紧张地研究对策。但是,形势对他们并不利,因为他们在军队中的力量很薄弱,只争取到一些下级军官的拥护,而大量上层人物的态度都不明朗。这些人可能并不满意彼得三世的政策,但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起来反对正在台上的沙皇,可以说,发动宫廷政变的时机还不成熟。
元宵节的神话传说:民间故事其一
教育宝宝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的培养,所以家庭关系对宝宝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。爸爸妈妈是宝宝的小小世界里最为重要的两个人,亲子关系的处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。那么就让宝宝爱我网小编特为您推荐"元宵节的神话传说:民间故事其一",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爸爸妈妈。
元宵节的神话传说:民间故事
元宵节的神话传说
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。
传说在天庭里,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。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,他十分恼怒。
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,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。
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。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。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。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,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。
人们点亮了灯笼,燃放鞭炮和烟花。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。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。
事实上,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。为了纪念这一日,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。这就是元宵节。
汉文帝时为纪念“平吕”而设
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“平吕”而设。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。惠帝生性懦弱,优柔寡断,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。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,朝中老臣,刘氏宗室深感愤慨,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。
吕后病死后,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。于是,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,共谋作乱之事,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。
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,刘囊为保刘氏江山,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,陈平取得联系,设计解除了吕禄,“诸吕之乱”终于被彻底平定。
平乱之后,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,称汉文帝。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便把平息“诸吕之乱”的正月十五,定为与民同乐日,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从此,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——“闹元宵”。
东方朔与元宵姑娘
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: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,他善良又风趣。有一天冬天,下了几天大雪,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。刚进园门,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。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,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。原来,这个宫女名叫元宵,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。自从她进宫以后,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。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,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。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,不如一死了之。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,深感同情,就向她保证,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。
一天,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。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。不料,每个人所占所求,都是“正月十六火焚身”的签语。一时之间,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。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。东方朔就说:“正月十三日傍晚,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,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,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,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。”说完,便扔下一张红帖,扬长而去。老百姓拿起红帖,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。
汉武帝接过来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“长安在劫,火焚帝阙,十五天火,焰红宵夜”,他心中大惊,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。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,就说:“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,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?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。万岁焚香上供,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,一齐敬奉火神君。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,满城点鞭炮、放烟火,好像满城大火,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。此外,通知城外百姓,十五晚上进城观灯,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”。武帝听后,十分高兴,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。
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,游人熙来攘往,热闹非常。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。当他们看到写有“元宵”字样的大宫灯时,惊喜的高喊:“元宵!元宵!”,元宵听到喊声,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。
如此热闹了一夜,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。汉武帝大喜,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,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。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,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,这天叫做元宵节。
很多人重视孩子的教育,其实研究表明孩子童年在技能和知识上的优势,对于孩子在整个人生的影响来说是很微小的,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。想养成良好亲子关系,建议您阅读更多“儿童中华民间故事”。